焦点提醒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生长,把供应侧结构性刷新聚焦到补短板上来,牢靠“三去一降一补”效果,坚定不移深化刷新开放,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工业链水平,流通经济循环,推动农牧业高质量生长,增进城乡区域协调生长。
●2020年天下两会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入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靠和拓展工业就业扶贫效果,做好易地扶贫搬家后续帮助,推动脱贫攻坚和墟落振兴有机衔接。
●2021年天下两会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入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生长优势特色工业,生长适度规模谋划,增进农牧业工业化、品牌化,并同生长文化旅游、墟落旅游团结起来,增添农牧民收入。
●2022年天下两会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入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生长为导向的高质量生长新路子,切实推行维护国家生态清静、能源清静、粮食清静、工业清静的重大政治责任。
四序循环,岁稔年丰。
在祖国正北方的内蒙古,春耕叫醒甜睡的土地,夏日的大地生气勃勃,秧苗挺起茁壮的腰身,农人的忙碌之中,孕育着新的丰收希望。
这里是“粮仓”:粮食总产量从2012年的505亿斤,增至2022年的780.1亿斤。每年400亿斤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天下。
这里是“肉库”:肉类总产量从2012年的246万吨,增至2022年的278万吨,羊肉、牛肉产量天下第一。
这里是“奶罐”:2022年,奶产量位居天下第一,抵达734万吨,是天下唯逐一个突破700万吨的省份。
这里是“绒都”:2021年羊绒产量抵达6110吨,约占天下产量的二分之一,位居天下第一。
“升”动的数字,是内蒙古全力建设国家主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动注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2次到内蒙古考察,一连5年加入天下人民代表大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每次都提到农牧业农村牧区生长,冷暖悬念,念兹在兹。
殷殷嘱托激荡在北疆大地,亲热眷注凝聚起勇猛向前的磅礴伟力。全区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和行动纲要,坚持战略定力、答好时代命题,扛起“中国饭碗”新继续。
从“有没有”转向“好欠好”,从“积累量”转向“提升质”,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恣意识,誊写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生长新画卷
日照充分、雨热同季,“黄金奶源带”“葡萄酒黄金带”“马铃薯种薯黄金带”“肉羊工业带”“玉米黄金带”排布在广袤大地上……生长现代农牧业,内蒙古优势独具。
作为国家主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紧扣在天下构建新生长名堂中的定位,驻足优势谋定、切记嘱托前行,全力做好“地、水、种”和“粮、肉、奶”的文章,推动粮食单产再提高、牲畜养殖再增效,一直扩大数目、提高质量、增添产量,起劲把国家主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得量大质优。
运用物联网手艺,轻点鼠标就能种田;绿树掩映、田园牧歌式的漂亮牧场、生态园区蓬勃生长;休闲旅行农业、创意农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出高效、资源节约、情形友好的农牧业绿色生长举行曲正在奏响。
内蒙古在观时势、定偏向、利久远中掌握自身定位,聚焦聚力结构调解、优势转化、提质增效,推动农牧业由数目扩张型向质量内在型转变。
——加速高标准农田建设,挖掘草原、森林、荒地和沙漠、沙漠潜力,把富厚的土地资源开发使用好。深化农村整体谋划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事情,盘活闲置宅基地,起劲创立更多财产。
——坚持开源增水和节约用水同时发力,加速解决用水方法粗放、效率不高等问题。鼎力大举推进种业振兴,把设施农业搞上去,把舍饲圈养搞起来,推动粮、肉、奶大增产。
——在谋划上下功夫,鼎力大举生长农畜产品精湛加工,增强品牌打造和服务系统建设,提高国有农牧场的竞争力和发动力。
稳住“基本盘”、守好“压舱石”。从“有没有”转向“好欠好”,从“积累量”转向“提升质”,内蒙古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恣意识,誊写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生长新画卷。
锚定更高质量、更有用率、更可一连的生长,内蒙古以更鼎力大举度和更执行动加速建设国家主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5月24日,《中国·内蒙古粮食高质量生长指数报告(2022)》在内蒙古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运动周上宣布。
一组组数据让人兴奋不已:2021年,中国·内蒙古粮食高质量生长指数达125.85点,较上年上涨4.77%。2022年,内蒙古粮食产量再立异高,抵达780.1亿斤,增幅1.6%,总产量居天下第六位,实现“十九连丰”。
该指数以内蒙古粮食为主要研究工具,从粮食生产、仓储物流、工业竞争力、粮食购销、综合包管五个维度铸造了一把“数字标尺”,描绘内蒙古粮食高质量生长水平。
“指数化”数据,是内蒙古粮食高质量生长的佐证,也是内蒙古扛起“中国饭碗”新继续的最好证实。
沿着内蒙古粮食高质量生长的脚步,可以清晰看到内蒙古调结构、优结构、强企业、延链条的一个个坚实脚印。
种业振兴周全推进。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从2017年的3个生长到2022年的9个,培育的国家级焦点育种场数目由2017年的5家生长到2022的15家,累计建成5家种公牛站,8家种业企业被列入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居天下第7位。全区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面积稳固在100万亩以上,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能力稳居天下第一,大豆制种面积、玉米制种面积坚持在天下第3位和第5位。
科技立异和装备能力一直提高。农机总动力从2017年的3484万千瓦提高到2022年的4430万千瓦;农作物耕作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17年的83.5%提高到2022年的87%。农牧业科技孝顺率从2017年的54.5%提高到2022年的61%,抵达天下平均水平。
绿色生长水平一直提升。畜禽粪污综合使用率从2017年的73.7%提高到2022年的86.6%。农畜产品质量清静检测及格率始终稳固在98%以上,高于天下平均水平。化肥农药使用量一连4年坚持负增添,地膜、秸秆接纳使用水平一直提高。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锚定更高质量、更有用率、更可一连的生长,内蒙古以更鼎力大举度和更执行动加速建设国家主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践行新生长理念,做优转型生长要害增量,瞄准稳与进,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新征程上的内蒙古活力越发充分
机声隆隆、马达轰鸣,播种、施肥、压苗……春播之际,在呼伦贝尔农垦苏沁农牧场公司的广袤农田里,自动导航驾驶系统徐徐取代了人工,清洁利落地完成了春耕作业。
“只要提前设置行进蹊径、行驶速率、播种行宽和作业量,机车即可自主作业,整个历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并且这种装置了自动导航驾驶系统的播种机播种准确度高,行精准度误差不凌驾2.5厘米,不会泛起重复种、漏种征象,既节约种子,又包管了播种质量。”播种机驾驶员先容说。
农田里的“科技范儿”不止这一处。走进苏沁农牧场公司信息室,手艺职员正在忙着剖析智慧农业信息平台汇总的种种数据。
“已往种地靠履历,现在种地看数据。”该公司信息农业推广手艺员王雄伟深有感伤地说,“这块大屏幕虽然不起眼,但有着着述用。你看,我们可以随时收罗地块的土壤墒情、作物的生长情形、作业机车的运行轨迹等,田间数据在此汇总贮存,为手艺职员精准施肥、依墒浇灌等提供了数字化依据,不但省时省力省心,并且精准高效高能。”
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只是我区农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放眼全区,农牧业生产在悄然改变:从家庭智慧农牧场的推广到培育新型农牧业谋划主体,从探索规模谋划机制到扩大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我区农牧业生产方法、组织方法、管理方法正爆发着深刻厘革。
变,是为了应变。细品这些转变,写满了对农牧业强、农村牧区美、农牧民富的新期待。
一粒种子潜在增收“基因”……
一根秸秆能够变废为宝……
一杯牛奶正在享誉全球……
践行新生长理念,做优转型生长要害增量,瞄准稳与进,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新征程上的内蒙古活力越发充分。